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史的责任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走出国门,开拓视野,在异国氛围中求同存异,从而增进团结奋斗的向心力,才能汇聚改革发展的新能量,凝心聚力,拥有振奋复兴的精气神。
游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游览中学习,这种学习不是学会了几道题,背过了几页书,英语口语有了多大的提高,这是一种学习与实践的连接,一种文化碰撞中的思考,一种全球化的眼界。两周的异国体验看似短暂,却能让人在面对国际问题时,比同龄人多一份理智与成熟。短期的海外游学,不管是游还是学,都能给我不一样的经历教育和启发。我觉得走出去比宅在家里更有意义。但不论自己走的多远,内心都是中国式请饭,都能时刻记得自己是中国人,为自己的祖国自豪。
两周的美国之行,寓学于游,无论是上课还是领略美国风光的过程,都会带给自己不同的心得体会。强烈的文化差异,带给自己全新的体验,也给自己全新的视角。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心思量开辟发展新境界,新战略拓展新高度。
初到美国旧金山,由于旧金山位于美国西部,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所以尽管从北京出发已是严冬腊月,但落地之后却感到温暖湿润犹如初春的江南。美国的空气质量自然不必多说,天空湛蓝阳光虽然刺眼但却给人满满的能量。两周的美国生活虽然短暂,但却能在衣食住行中给予你前所未有的感受。
读万卷书,行美国路。经历近12个小时的长处飞行,顺利抵达旧金山机场后,我的美国之行正式拉开帷幕。走出机场,便有大巴车集体接送团队成员。之后几日的出行,大巴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在美国,如果没有车,相当于寸步难行,毕竟也是与我国领土面积相近得世界大国,其发达的交通网络,犹如血管般维系整个国家的健康运转。美国的高速公路与中国不同之处在于其并未设置高速公路收费站,全美国约有9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其中收费路段只有8000公里,而且集中在东部城市,极大地方便的市民的出行,因此美国市民的居住地也并不会因离市区较远而受到影响。其次,在美国过马路,就算在没有红绿灯的路段,也是车让人而不是人让车,根据带队老师介绍,这是美国的交通法所规定,和中国式过马路有很大区别,这一点,基于中国13亿人口基数,想必自然会有所不同。
行美国之路,品美国之粮。作为一名学习农学类专业的学生,自然会将目光更多的放在美国农业发展。美国与中国农业最大的区别在于美国的大农场制和先进的机械化生产。由于人少地多的国情,美国的农场很多都使用无人机进行农事操作,不仅节省劳力资源,而且对农作物的品质也有所保证。因此,美国作为产粮大国,其粮食可以满足国民的生活需求,在日常生活中,餐厅中的饭量和肉量都很足,不会出现吃不饱的情况,而反观中国,由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大环境,提高粮食产量是当务之急,因此,中国目前也在加大力度研发适合于我国使用的农业机械,粮为百业之基。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务必保住粮食生产能力,是治国经验,更是治国智慧。
品味美国味道,领略加州风采。壮观雄伟的金门大桥,作为到旧金山必去之处,电影出镜率最高,它是世界最大的单孔吊桥之一,耗用10万多吨钢材斥巨资建成,是旧金山的象征,橘红色的大桥跨越了旧金山湾和金门海峡,淘金热时期,这座桥如同通往金矿的一扇大门,因此得名。《猩球崛起》、《X战警》等众多美国大片中也常常出现大桥的身影,伴随夕阳景色更是壮阔,可以伴随海风步行在大桥之上,美国风光尽收眼底。除此之外,温婉美好的九曲花街、典雅庄重的文化宫,海风与海鸥共舞的渔人码头,仿佛一幅幅美好的画卷珍藏在每个成员的心里,成为一辈子最美好的回忆。
学习美国文化,共享人文盛世。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的课程中,不仅可以原汁原味的体会到美国课堂,更可以从老师的教学内容中学习到美国文化教育各方面的知识,换一种角度,学到的内容自然是不同的。美国课堂注重想法的交流与沟通,授课形式相比国内自然是灵活多变,因此,现在很多中国的学校也在不断完善授课形式,增加课堂互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张嘉佳曾经说过,旅行的意义往往在于你人生的这本书比别人多了几页彩色,美国之行,不仅真切实意的感受到中国与世界头号强国的距离究竟有多大,更重要的是明白我们今后应该从哪些方面来逐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因为终有一天,我们将踏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要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只有清楚我国目前的阿喀琉斯之踵,才能打好发展的组合拳,将阿喀琉斯之踵成为自己的铠甲。
(供稿:南京农业大学 张雨萌)